在《最强大脑》上,有一位年仅14岁的少年胡宇轩,被大家所熟识。
这位“数独神童”打败了世界排名第1位的日本选手森西亨太,他的上一次逆袭,是以5分钟时间完成8个残缺数字拼块,在2688个组合中找到唯一答案。
据了解,胡宇轩6岁就开始学习数独,10岁成为全国初赛冠军,12岁参加《最强大脑》,高中就被清华录取。
其实成为别人家的孩子,不仅是因为他的高智商和沉着,更重要的是他有非常强大的思维能力。
智商是天生的,思维能力却可以通过教育提升的。
那么,家长应该如何高效的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?
喜马拉雅搜索关注 【文创香巴拉】
本期讲师
观点解读:
思维能力的差距,就是孩子未来的差距
大家有没有发现,有的孩子背书,就是在死记硬背,第二天就忘了,而有的孩子很会使用记忆的小技巧,比如记住一些关键词,靠联想就能想起来。
思维能力强的孩子,懂得举一反三,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突破口,取得好成绩。
大家都在说学习好的人智商过人,但其实还有很多的因素,藏在“思维方式”上。
思维能力强的孩子,数学、物理能轻松考高分,升学成绩差不了;而且做事有方法逻辑,容易建立自信心。就像儿童教育学家todd risley在ted说的那句话:
真正决定孩子人生高度的,是从小养成的思维能力。
越早帮孩子培养好思维能力,孩子反应速度、逻辑能力、想象力、科学素养越早变强。
自由玩耍,是最好的学习方式
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徐绯教授做了一项关于孩子的研究,她把孩子分成了两组——指导学习组和自由玩耍组。
每个孩子被给予一个比较复杂的因果推断任务。
指导学习组的孩子有成年实验者给他们展示正确的方法,自由玩耍组的孩子没有任何指导,只是自己独立玩10分钟这些道具。
结果有明显差距:自由玩耍组成功率43%,指导学习组10%。
由此可以看出,和单纯接受成人灌输指导的孩子相比,通过自由玩耍来学习解决问题的孩子,不仅对于学习的吸收效率更高,还能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。
怎么一回事呢?
因为在玩耍中,孩子会建立一个又一个思维假设,然后还会验证它们,在不断推翻和建立假设的过程中,找到最理想假设,达成探索目标。
举个例子,搭积木。为了成功搭成一座房子、一艘船、一座桥,孩子们需要尝试不同的做法,从简单到复杂,从单一积木到组合积木,从一种组合到另一种组合。
这一过程看似不起眼,孩子却乐此不疲勤于尝试,这个过程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反事实思维能力。
让孩子玩什么?
那么平时该给孩子玩什么好呢?孩子们的玩耍活动主要可以归为三类:打打闹闹、玩玩具及虚拟假装游戏。
首先打打闹闹,非常容易理解,日常中孩子都会在爸妈和伙伴之间进行,这是孩子的社交训练场,也是沟通能力形成的重要方式。
玩玩具,这是父母最熟悉,也是最容易误解的。
是不是越贵越高级的玩具才是好的呢?当然不是,有时候,一片树叶,一捧沙子都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孩子积极探索的工具。
当然,积木、乐高、拼图等结构性的玩具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虚拟假装游戏,最典型的便是角色扮演啦。
儿童心理学家发现,假装游戏玩得好的孩子可能反事实思维能力更强!
可以在特定的时间,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,变成恐龙、变成爱莎公主,让孩子有梦可做,在梦里他们学会理解他人,换位思考,感情更细腻。
所以,大人给孩子灌输一些知识远远比不上让孩子自由去探索,以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来得更巧妙。